QX∕T 275-2015 气象工程项目建议书编制规范(气象)

ID

259415946563431B842D0D24715CEFE1

文件大小(MB)

0.6

页数:

20

文件格式:

pdf

日期:

2024-8-27

购买:

购买或下载

文本摘录(文本识别可能有误,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,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):

ICS 07. 060,A 47,中 华人民共和 国气象行业标准,QX/T 275—2015,气象工程项目建议书编制规范,Specification for compiling proposal of meteorological engineering projects,2015-07-21 发布2015-12-01 施,中国气象局 发布,QX/T 275-2015,目 次,刖言.山, 范围 . 1,2 术语和定义 . 1,3 基本规贝リ 1,3. 1 命名 .1,3. 2 组成 .1,3. 3 编制深度 .. 1,3. 4 其他.2,4 内容 . 2,4. ! 前弓丨部分 .. 2,4. 2 正文部分 .. 2,4. 3 ネト充部分 .. 3,5 格式 . 4,附录A(资料性附录)编制大纲示例 5,附录B(资料性附录)编排格式. 6,附录C(资料性附录)封面格式. 8,附录D(资料性附录)编制人员名单格式.. 9,附录E(资料性附录)目录格式示例. 10,附录F(资料性附录)正文格式示例. 11,附录G(资料性附录)附录(附件)封面格式. 13,I,QX/T 275-2015,前 言,本标准按照GB/T 1.1-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,本标准由全国气象防灾减灾标准化技术委员会(SAC/TC 345)提出并归口,本标准起草单位:中国气象局资产管理事务中心,本标准主要起草人:李峰、冷春香、陈超、陆楠、齐小夏、顾青峰、朱川海、陈昭艳,皿,QX/T 275-2015,气象工程项目建议书编制规范,1范围,本标准规定了气象工程项目建议书编制的基本规则、内容和格式,本标准适用于各类气象工程项目建议书的编制,2术语和定义,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,2. 1,气象工程项目 meteorological engineering projects,用于综合气象观测、气象预报预测、气象服务和气象信息网络等系统建设的工程项目,3基本规则,3. 1命名,项目建议书应统ー命名为:“xxxx项目建议书”(XXXX为项目名称エ,3.2组成,项目建议书应由前引部分、正文部分和补充部分组成,包括以下内容:,a)前引部分应包括以下内容:,1)封面;,2)编制单位资质;,3)编制人员名单;,4)目录,b)正文部分应按下列顺序和内容编写:,1)总论;,2)背景分析、建设依据与必要性分析;,3)项目建设方案初步设想;,4)组织机构、人力资源配置与实施进度;,5)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;,6)效益分析,c)补充部分可包括以下内容:,1)附录;,2)附件,项目建议书大纲参见附录A,3. 3编制深度,项目建议书的编制深度应达到如下要求:,1,QX/T 275-2015,a)应充分论证项目建设的必要性;,b)应对项目主要建设内容、拟建地点、拟建规模、投资估算、资金筹措以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等,进行初步分析;,c)投资估算误差率应在士20%之内,3. 4其他,3.4 . 1项目建议书中的词语应使用汉语词语,必要时可在汉语词语后加注相应的外文词语并放在圆括,号内。在确需使用无相应汉语词语的外文词语时,应在第一次出现时加以说明。若使用的外文词语较,多,应集中汇集为词汇表,3.4 .2项目建议书中使用缩略词语或简称时,应在第一次出现的地方在圆括号内注明非缩略词语或,全称,4内容,4. 1前引部分,4. 1. 1封面,封面内容应包括项目建议书名称、编制单位和编制日期,需要时应按规定标注相应的密级,如果项目建议书由多个单位合作完成,应在封面中依次列出编制单位的全称,4. 1.2编制单位资质,编制单位资质应使用该单位工程咨询相关资质证书的复印件,有多个编制单位时,应按封面中编制,单位的顺序依次给出各单位相关资质证书复印件,4. 1.3编制人员名单,应依次列出编制人员名单,列出顺序为:审定、审核、校核、编写人员、参编人员,4. 1.4目录,目录按项目建议书的内容顺序编排,包括:前言(有前言时)、正文部分、补充部分(有补充部分时),正文部分的目录应包括章、节编号和完整的标题,根据项目建议书的框架结构,给出至二级或三级标题,的目录。补充部分的目录应包括附录、附件的编号和标题,4.2正文部分,4. 2. 1总论,综述项目概况,包括项目名称、承办单位概况、建设内容、总投资及效益情况,以及主要结论,4.2.2 背景分析、建设依据与必要性分析,应按下列顺序和内容编写:,a)背景分析:应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出发,简述与项目相关的实际业务情况,分析项目建设的有,利或限制条件、现有系统的缺陷或不足,b)建设依据:应从科学理论、实践情况以及相关法律、法规、政策、发展规划和批复文件等方面提,出项目建设的依据,2,QX/T 275-2015,c)必要性分析:应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求、气象事业发展需求、存在差距、需解决的主要问题及,紧迫性、能够满足需求的程度等方面阐述项目建设的必要性,4.2.3 项目建设方案初步设想,应按下列顺序和内容编写:,a)建设目标:按照国家政策和总体效益优化原则,根据需要和可能,提出和确定项目建设的目标,b)建设原则:依据国家相关法律和规范以及项目本身的特点,确定项目的建设原则,c)系统功能:描述整个系统建成后能实现的各种功能与效用,d)建设内容与规模:根据项目建设目标,分析研究应用部门对项目建设的需求,结合项目建设条,件,提出项目建设任务;综合分析需求等各种因素,提出建设规模,e)建设地点的初步设想:根据建设条件,选取若干个备选的建设地点,并对各备选建设地点进行,分析介绍,f)建设条件状况:根据项目建设内容和技术方案,初步提出需要的软硬件……

……